温馨提示:
宗富动态NEWS
联系我们
李   建 139 8066 0562(微信同号)
李   强 159 8231 6191(微信同号)

购苗种植两千亩以上专线电话138 8030 7263

    裴忠富--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特色农业资源如何变产业

点击数:   录入时间:2014年10月30日

特色农业资源如何变产业


特色农业资源多集中在山区岭区,要对接遥远的现代都市,必须在培育壮大龙头、延伸产业链条、金融政策扶持上下功夫——

“特色农产品资源,有些跟随市场形成产业,有些几乎销声匿迹。 ”

培育壮大龙头,带动对接市场,为特色农业找“出路”

身处大别山区的六安,特殊的地理条件赋予这里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 10月21日,记者来到六安市金安区横塘岗乡。通过养殖霍寿黑猪,这里的不少农民富裕起来。

在宏民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基地,村民杨传应正忙碌着。去年他养殖120头霍寿黑毛猪,年纯收入近6万元。 “都是为九棵松生态农业公司订单养殖的,只管按要求把猪养好,销售的事不操心。 ”杨传应说。

但以前并非如此。采访中很多养殖户告诉记者,黑猪生长慢,价格高,横塘岗乡又位于分水岭,交通不便,没有订单的时候很少有人养。随着“九棵松”壮大,带动养殖户越来越多,产业才日益兴盛。目前,这家省级龙头企业拥有万头黑毛猪养殖基地,黑猪肉基本都卖到南京。 “在南京开了17家黑毛猪连锁店,开发霍寿黑猪肉系列产品53个。 ”公司负责人孙自民介绍。

像霍寿黑猪一样,皖西白鹅也是地方名优畜禽产品。六安皖江公司负责人李中国养殖多年,经验丰富,却一直上不了规模。 “没有大企业来收购,养多了卖不掉啊。 ”李中国告诉记者,现在养的鹅都是自己企业内部食堂和饭店消化,很少对外卖。

让资源变为产业,关键看市场。特色农业资源多集中在山区、岭区,要对接遥远的现代都市,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龙头企业。 “我省很多地方都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但这些年有些跟随市场做大做强,成了地方重要产业,有的却几乎销声匿迹。 ”省农委特产处副处长胡涛分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无龙头企业带动。

为推动“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我省明确提出,引导省市级龙头企业与特色产业示范村进行产业联结,实现村企互动。在黄山市,11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中,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销售额达4.2亿元,占主导产业销售收入的35.6%。

龙头逐步壮大,还可以产生磁铁效应,带动一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产业真正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 “因为有了合肥伊利乳业公司,当地的新华畜牧、天时公司很快发展壮大,已建设成年出栏300万只的10个标准化禽类养殖小区。奶牛业和食用菌产业也发展成重要产业。 ”金安区江淮分水岭办公室主任朱俊国介绍。

专家指出,“扶龙头”从自身资源出发,引进有实力的产业龙头入驻,可以在短期内见效。但同时也要创造良好环境,选择有发展空间的本土企业有重点地培育。

“特色农业普遍产业链条不长,大部分农产品仍以原料出售。 ”

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为特色农业找“钱景”

养了多年皖西白鹅后,今年李中国决定要搞个深加工生产线。 “对鹅肉进行分割包装,生产特色休闲食品。 ”采访中,这个农民企业家不断强调,搞了一辈子农业,越来越体会到只有深加工,农业才有“钱景”。

农业强不强,关键看加工。 “同为粮食大省,河南的面条、汤圆、休闲食品等品牌林立,主食产业发达,‘国人厨房’的名头响亮。相比而言,我省差距不小。 ”省农委产业化处负责人介绍,当前我省特色农业普遍产业链条不长,大部分农产品仍以原料出售。产品档次不高,很多主导农产品没有经过“三品”认证。

合肥包河区大圩镇,素以生产蔬菜闻名,如今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生产脱水蔬菜。 “普通蔬菜经过深加工后,附加值得到充分挖掘。不仅价格能翻番,而且解决了蔬菜滞销的困境。”蔬菜种植户张义平深有感触地说,每一种蔬菜,经过加工之后身价都翻了几十倍,还远销国外。

专家强调,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种植、养殖,小打小闹,特色农业很难称为产业,容易在市场竞争中消亡。把传统产品与现代生产要素进行嫁接,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深加工升级转型,延伸产业链条,才能集聚更多企业,吸纳更多就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

除了深度,产业链的延伸还体现在广度上。在六安亿牛乳业有限公司园林式的养殖场里,记者看到,由先进的畜禽粪便无害化集中处理生产线、有机肥及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线等构筑起“奶牛养殖—粪便制肥—有机作物种植”循环经济产业链,成功拓展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的生产领域。如今,这种生物肥成为袁隆平高产水稻攻关实验田专用肥料。

在金安区,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组织形式延伸产业链,已形成以农业为基础,涵盖加工业、流通业、仓储销售等产业的综合性生产体系,实现了让农民致富在产业链上。 “像亿牛乳业、皖江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金安区有53家,辐射带动全区近15万农户增收。 ”副区长王刚介绍,通过龙头带动、基地推动、品牌拉动,大别山赋予金安的特别资源得到更高层次的开发,构筑起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鲜明的优势产业带。

“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靠自己滚动发展太慢。 ”

创新金融服务,向高成长性企业倾斜,

为特色农业强“筋骨”

“养牛羊最怕疫病,有了保险心里踏实多了。”不久前,一场特色农产品保险对接会在淮北举办。保险经办机构已与341户种养大户签约,承保苹果1402亩、大棚蔬菜310亩、石榴2500亩、能繁母羊1188头、肉牛446头,为淮北市特色种植养殖户提供了851万元的风险保障。

特色农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现代金融支撑。保险和融资,成为特色农业经营者最急需的服务。

金安区张店镇张店村,一处河汊旁坐落着帮群水产养殖公司。走进去一看,这里“藏着”上百亩标准化池塘、孵化温室等,采用封闭式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 “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靠自己滚动发展太慢。从银行贷款门槛太高、手续太烦琐,急需的流动资金大多是从朋友那里借的。 ”总经理张太祥介绍。

同样的烦恼也困扰着孙自民。 “猪舍等设备都不能算固定资产,去银行贷款缺乏抵押物。 ”他告诉记者,为解决资金问题,只好自己研究资本市场,谋划企业上市。

保险也不例外。特色农产品投入成本更大,遇到自然灾害时遭受经济损失也更大。鉴于此,农业经营主体对特色农业保险需求更为迫切。“目前,我省开发了蔬菜、水果、茶叶等40个特色农业保险产品。 ”国元保险有关负责人表示。但保费市县财政补贴承担比例较多、很多品种推广范围狭窄、各地业务开展不均衡、风险集中等问题,导致特色农业保险推广缓慢。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元保险将把发展特色农业保险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整合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创新开发蔬菜、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螃蟹、龙虾等水产养殖保险。

“保险+信贷业务,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因无担保、无抵押而贷款难的问题。 ”专家表示。早在2009年,我省就推出首个试点产品“草莓种植小额信贷组合保险”,一经推出即受到草莓种植户的广泛欢迎。当前,需要银行、保险公司根据特色农业发展需求,推出更多保险+信贷业务产品,既把地方优势特色农业纳入保险覆盖范围,也优化农村信贷环境,实现农民敢贷、银行愿贷、资金安全有保障。


本文来自:四川梨树苗网,http://www.lishumiao.cn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四川梨树苗网!谢谢关注!


欢迎您点击观看

宗富果业——榜样的力量

诚招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