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力促都市现代农业
2013年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突破800亿元、现代种业产值达到56.3亿元、绿色有机农业产值达到35.5亿元。
文/李果
成都市邛崃固驿镇农民周家林,依靠流转而来的3200亩土地,在2013年获得了近200万元的
收益—如此丰厚的回馈,得益于成都市深入推进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周家林说,有了确权颁证,村民才可放心地将土地交给他,而成都市多年来基于农业的各项财政补贴,使得他敢于放手大干。
循序渐进的制度改革
周家林刚开始流转邻居农田的时候,成都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村产权确权颁证、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及股份量化工作,按照土地、台帐、证书、合同、耕保金“五个一致”的要求,“确实权、颁铁证”,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如果没有确权颁证,老百姓不愿意调整田型,因为看不到地界。而现在即使合并成大田,老百姓也不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上述做法,使得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推进,进而粮食规模化生产得以实现。”成都市农委总农艺师姚光贵如此解读这一政策带给周家林以及其他农户的实际意义。
在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成都市又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基本农田每亩贴补400元,成都一年28亿元左右的财政投入,使得636万亩耕地得到保证。而周家林经营的3200亩土地,获得了包括耕保基金在内的各项补贴上百万元。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成都又开始总结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大园区+小农场”等经营机制,探索形成“公司化托管、专业化经营”土地经营托管模式和“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种植模式。
经营方式的创新,初步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由传统的“分散化经营”向“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有力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较好解决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农民转移就业之后,“谁来种田”“怎样种田”“谁来种粮”“怎样种粮”等一系列问题。
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周家林一样依靠种地获得巨额财富。邛崃市农发局局长曹映友坦言,周家林是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种植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换了其他人,由于种植面积过大,管理难度高,并不见得会赚钱。基于风险因素的考虑,曹映友在指导其他种粮大户时,往往建议其规模不要超过500亩。
菜篮子和米袋子
成都市为什么如此重视农业?一个显而易见的实际情况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小,2013年农业约占成都市GDP的4%;另一方面,城市空间发展也压缩了农业耕种空间。在一些沿海城市,如深圳的农业数据由于比重过小,GDP的统计中几乎为零。
姚光贵说,成都市如此重视农业,率先在全国探索土地制度改革,投入巨额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目标,其实是为了保证成都1400万人口的生活所需,实际上就是指“菜篮子”和“米袋子”。2013年成都市蔬菜种植生产面积约240万亩,产量530万吨,在此基础上,成都市明确规划了35万亩常年蔬菜基地,要求品种多样化,生产能力强,成都市财政对每亩地提供800元补贴,以保障菜篮子生产环节的顺利进行。
而在流通环节,成都市又拿出1个亿。姚光贵说,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环节。成都还将全市价格调节资金的10%用于公益性益民菜市场的建设和完善。
2014年成都市二号文件就围绕“菜篮子”出台,沿着“菜篮子”的全产业链这一思路推进。
“菜篮子”之外,还有“米袋子”。2013年成都的粮食产量245万吨,基本保障成都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口粮。
如何推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财政方面,成都市每年至少投入3.5个亿,用于种植补贴。此外,良好的沟通渠道,也使得种粮大户的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成都决策层。
在2013年8月15日的种粮大户座谈会上,双流九江种粮大户王金勇,给成都市分管农业的谢瑞武副市长写信,称目前最想解决“粮食烘干”、“大型农机具没有地方停放”、“缺乏插秧机”等问题。王金勇的困难迅速获得谢瑞武回复,通过及时的走访调研,相关职能部门发现,缺乏插秧机这一问题是成都规模化种植的最大障碍。于是成都市在国家补贴农机具总价30%的基础上,再补贴20%,而崇州市的补贴力度更是达到90%。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周家林依靠农田中最基础的粮食种植致富,但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善于在土地上做文章的成都市决策层,也在思考传统农业的出路问题。
2014年3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金堂调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时就强调,都市现代农业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都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要按照“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要求,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发展繁荣。要大力开发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功能,加快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充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卖桃子不如卖桃花”就是“以旅助农”的典型案例。姚光贵说,在成都市的龙泉驿区,当地农民在山丘上遍种桃树,随着每年桃花节的举办,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桃花的收入已经远远高于农民销售桃子的收入。而全国的休闲农业的典型模式—“农家乐”便诞生在成都市的郫县,即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都市观光农业延伸。目前,郫县正在安德镇安龙村、花园镇筒春村和三道堰镇青杠树村试点“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突出新村建设与产业布局相融合,统筹兼顾农民生产半径,同步推进产业连片规模发展和一三互动项目建设,形成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格局。
距离周家林不远的邛崃市牟礼镇上,四季春现代都市农庄却并未和他一样种稻田,而是利用流转的土地种植草莓、西瓜、高端中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这家公司化经营的现代农庄,计划通过5年的时间,将农庄建立成繁育、示范、科普、加工、营销、物流为一体的全国性基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
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突破800亿元、现代种业产值达到56.3亿元、绿色有机农业产值达到35.5亿元。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依托特色农业园区和基地,大力发展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2013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8900万人、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43.6亿元。
2014年6月,成都出台22条新举措,力促当前经济平稳增长,其中就特别提到要大力促进入境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对区(市)县举办品牌特色节庆活动给予经费补贴。
本文来自:四川梨树苗网,http://www.lishumiao.cn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四川梨树苗网!谢谢关注!
欢迎您点击观看
宗富果业——榜样的力量